结对结对帮扶出实拳 板浦镇大团村多了新“亲戚”
帮扶出实拳
日前,春雨绵绵,望着家门口刚刚整治一新的院落,家住板浦镇大团村的村民宋进和在谈起村里最近的变化时,不禁感叹:“雨水充足了,刚栽下的树苗肯定也长得好,这下终于有盼头了。”
日子过了几十年,宋进和第一次觉得生活过得这么有盼头。他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此,平时种植不到一亩的麦田,闲时在附近打点零工。两口人年收入不到5000元,日子过得很是拮据。与宋进和情况类似的贫困家庭,大团村还有53户。
大团村是省定薄弱村之一,村内没有任何可支配、可开发利用的农业资源,大部分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选择外出打工,老人孩子留守村庄,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,净资产为负,贫困人口占到近10%。
悄然的变化,发生在3月初的一天,刚从地里回来的周正奎看到村支书带着几个人在家门口等候,“我们是区农水局的,是帮扶咱们大团村的结对单位,家里遇到什么难题就来找我们。”海州区农水局负责人刘军林上前介绍自己。打那以后,“亲戚们”的身影就常出现在大团村,周正奎等村民也多次被邀请到村部参加民情恳谈会,参与讨论今后的发展思路。
“因病致贫的困难户收入哪里来?”、“其他村里都发展农家乐,村民收入也增加了”……经过几天讨论后,关乎大团村经济发展的方案初步成形。要想富,先从环境下功夫。很快,一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在村内全面展开,村内及村周边垃圾堆、草堆、土堆等都被集中清理清运,多年淤堵的河塘也得到开挖清理,“过去道路两边都堆满垃圾,还有散养鸡鸭的粪便到处都是,现在变得干净多了。”村民程宽海在谈起村庄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时不禁称赞。在整治过程中,得知村部前后庄村民多年来交通出行不便,“亲戚们”还与区财政等相关部门联系,筹划在村内修建一条1000米的村庄道路。
如何更好地脱贫致富,是“亲戚们”更是村民们最迫切期望解决的问题。在“双进双促”走访中,得知大团村主要靠稻麦种植为生,加之农药等开销,一亩田地收入仅在1000元左右,更何况大团村人均不足一亩地。
“这个我们最拿手,我们就是做农业的。”农水局选派至大团村驻村帮扶的“第一书记”倪成钢说,在经过多次走访、讨论后,最终选定栽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樱桃,每户不低于10棵,按照市场价,每棵能结30斤左右的果子,一斤卖20元,每户收入将超过4000元,如果全部栽植下去,人均可增收2000余元。方向找准、项目确定了,说干就干。农水局自筹资金30余万元,购进10000棵大型樱桃树苗,在农户家前屋后等处种植,还召集村民,讲授栽植技术。目前,已栽种5000多棵,预计明年就可为村民带来效益。
“输血”更要“造血”,对于大团村未来发展,“亲戚们”瞄准了乡村旅游。帮扶不是一蹴而就,把村庄环境做好了、交通便利了,以后再发展乡村旅游业才大有可为。
□ 庄婷婷 邵沛源 汪士平 吴尧